新闻资讯

解析产业园区招商运营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09 阅读量:358

产业园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招商是实现地产开发收益的主要形式之一。产业园区招商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产业园区的生存,如何使巨大的投资尽快得到回报,同时能在最短的期限内产生利润,产业园招商方案的制定则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涉及到几方面的工作:


确立园区招商目标——前期调研——制定招商方案——招商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跟踪调查等。



01
.产业地产开发的三种模式

(一)产业地产商开发模式,流程:政府供地→开发商→开发项目→招商入驻


(二)政府独立开发模式,流程:政府→投资公司→开发项目→招商入驻


(三)综合开发模式,流程:①政府→投资公司(管委会)→开发项目→招商入驻②→开发商→开发项目→招商入驻


只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很难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极有可能造成“烂尾"。


02
.产业园区产品模式

(一)建筑形态


1、独栋式

独栋式的产业园区目前在世面上比较流行。优点:环境较好,占地面积较大,户型较大。缺点:售价/租金相对较高。适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入驻。


2、写字楼模式

优点:相较于独栋式的办公产品小高层/高层的写字楼总价低。缺点:面积区间较小。适合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入驻办公。


3、厂房式

优点:产品面积较大,环境较好,价格相对低廉。适合一些劳动密级型的生产加工企业,即生产基地。


(二)园区功能


1、主要功能

聚合产业群:将若干同质化的产业聚合到一起,产业间、企业间形成一系列的产业优势。产业内,企业之间互动;产业外,企业可以结盟。这种产业的群集具有特殊的优势,地理位置接近或许会产生集群间的竞争,但企业间却可以通过分享信息资讯,聚合特定需求来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也能使一个个孤立的企业从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受益,刺激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群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这是产业园最主要且最关键的功能。


2、辅助功能

为片区创收:政府利用产业园的模式和政策上的优势,吸引来自区内/外各地的优质企业进驻,为片区创收提供支持。

解决就业问题:产业园的建立需要管理,需要人才,企业的进驻带来机会,带来工作,这样的模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产业园区表现尤为突出。


3、园区规划总结

了解区域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搞好总体布局规划,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定位在最具优势的区域,主要安排一些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外向型的“龙头”项目。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按产业布局规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布局,有效防止重复建设。交通、通迅、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应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依托。


(三)运营模式


1、出售/只售不租:开发商完成园区打造后,通过出售的形式转移物业产权。

对于采用出售运营模式的园区,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规模等指标具有很高的要求,市场面相对较窄,招商周期相对较长,采用此类运营模式的产业园区数量有限。


2、出租/只租不售:开发商长期持有物业产权,以出租的形式进行招商。后期可视市场情况转租为售。

出租模式的后期回收成本并实现盈利的周期较长,是对开发商资金链的一种考验。通常情况需配合园区其他项目进行操作,对开发商实力具有很大挑战。目前,市场上采取此类运营模式的项目数量比较有限。


3、出售+出租:即可租可售。开发商持有部分物业产权,以出租的形式进行招商;另一部分则通过出售的形式进行招商。

出售+出租的运营模式比较灵活,市场客户面相对较广,开发商所面临的压力的相对较小。目前市场上此类运营模式较为流行。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三类运营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分栋或分层进行出售或出租,暂无项目整体打包出售或出租。


03
.盈利模式

目前产业园区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大类:


一、开发商投资完成厂房、办公等园区物业的修建,通过统一招租的形式,将厂房及办公物业出租或出售,进而实现盈利。


二、开发商获得土地后,完成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的整体包装推广,然后部分或整体转让土地,通过土地溢价来实现盈利。


三、开发商通过向入住园区的企业提供服务,以服务费的形式实现盈利,如物业管理费等。


除以上三大主要模式外,出现了一定条件的免租入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