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产业行业如何避免重蹈传统地产之路
产业地产是地产与产业的有机融合,追求的是“1+1+1>3”(3个“1”分别为产业园区、入园企业和所在区域)的放大效应。
产业地产从业人员的价值主要来自产业,其与传统地产从业人员最大的不同就是,价值要与企业、区域产业、城市服务产业的价值相关联,实现企业、园区、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传统房地产现状
商业地产现状:由一铺养养三代,变为三代养一铺!
行业人员现状:下沉一线、被裁员、跳槽改行等等。
行业现状:万科喊话“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
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笔者在20013年的时候提出过:以住宅、商业地产模式经营工业地产,只会是工业地产行业的噩梦!
商铺VS企业
第一个问题:从养商育商角度,企业培育与商户培育,谁难?
商铺经营者经营者只要能够熟练运用商业兴荣核心要素,就能够不断地复制,开展连锁布局。
产业行业如何避免重蹈传统地产之路?
第二个问题:招商成交后,企业带来的二次成单几率有多少?
全产业链条创建意识
所谓全产业链条意识即围绕从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总部经济的完整产业链条,结合园区产业链定位及其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研发办公、创业孵化、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场地,满足一个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空间需求。
建立产业评价体系
产业园区存在数以千计,各个园区的布局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套路,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不管怎样,产业体系是有一定之规的,产业体系设计的评价基准切入点:前瞻性、竞争性和安全性。以三个维度、九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产业评价模型,采取雷达图的形式,用来评产业发展态势,也可以作为确定招商客群定位和策略的重要工具。
打造以企业为中心的开放型行业资源协同系统
第三个问题:你觉得你手上的资源已经利益最大化了吗?
以产业链分析和资源聚集作为入口,搭建产业链库、同行产品库、政策资讯库、第三方企业服务合作机构库、智库(专家教授、政府领导等等)等,以此构建个人产业信息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分析数据,形成域内、域外产业链现状地图、产业链招商地图、产业创新资源分布地图等。
比如借助产业链招商地图,动态评估企业,快速锁定目标客户,为自己及园区提供精准招商信息。
第四个问题:僧多粥少的现况下,为什么诚信与利他性是成单的核心关键?
企业活,则园区活;企业兴,则园区兴。当政策及产品日益趋同,企业需求日益多样化,平台战略思维是园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
在疫情的冲击下,企业都在加快业务转型步伐,重构业务流程,提升业务质效,拓展业务边界。此时,园区必须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生态体系,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有风险,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只有转化成能为客户所用,才能产生价值。然而,“吃老本”或者“不思进取”比创新风险更大。创新的障碍并非规模,而是要在深刻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持续创新,才会有持续竞争力。创新真正的障碍是现有的“成功模式”造成的“行为惯性”和“思维定式”,也就是路径的依赖。一旦把曾经的成功当成一种资本,漠视创新,就会被后来创新者所超越,直到被市场无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