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商业化运营应该怎么做?
一直想和大家分享点什么,却总没找到一个合适契机。
正好恰逢近期体系上有一些优化,以此为例,简单从我们自身角度聊聊”商业化运营“。
那么对我们来说想了解什么是商业化运营,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商业化。
看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复杂,讲人话的话来说整个商业化的过程便是一个资源轮转的过程。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商业化就是让某种资源产生盈利效果。
那么从资源的角度出发,整个流程简化下来可以参考下图:
而这一块的轮转图用我们原本的体系来拆分的话,资源变现之前的工作,就是版本运营的工作;资源变现的工作,就是活动运营的工作。
从整个流程结构来说,中途变换团队对流程而言是有明显割裂感的;从变现工作来考量的话,也是不利于整个变现体系的。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怎么从我们过去的体系调整到现在的体系,而且大家的核心工作范畴还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冲击。
对此我们可以将商业化运营进行二次拆分:
拆分完成以后,对于活动运营的小伙伴而言,工作还是非常清晰的,和之前的工作内容好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相反,对于版本运营的小伙伴可能就有一点迷茫了,资源整合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在今天下午我们团队版本的内部探讨中,我们得出了一点初步结论。
首先,资源究竟是什么。在我们运营工作上,常常提到的资源仿佛就是可投放道具。某一个武将,某一件装备,某一套时装,某一批皮肤。在我们的最新理解中,这叫”狭义资源“。即把自己仅仅放在投放立场上看待的资源。
那么,与之相对应”广义资源”又是什么呢?还是用最通俗的说法而言,你在产品中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被称为“广义资源”。具象化一点来说,某一个玩法,某一个场景,某一个动作,某一个功能,都可以被称为资源。
在想明白上面这件事情之后,我们的版本工作瞬间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资源整合的目的本质上是在为资源变现服务,那么我们在版本工作中去做资源整合,同样的也是在为我们的资源寻找变现空间。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拆分并明确出以下几个工作思路:
从以上模块不难看出,在整个体系的调整后,我们的要求层面将从单纯的投放型”狭义资源“上升到更进阶一些的“广义资源”,同时对于版本的小伙伴而言也会有个相应更精准一些的量化目标以及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