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企业服务决定了园区运营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6 阅读量:306
 

产业园区的价值不只在于为入园企业提供一处“遮风避雨”生产办公场地,更在于为其提供一个“有关爱、有帮助、有伙伴”的发展环境。评价一个园区运营水平的标准当中必然少不了企业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服务的深度代表了园区运营的高度。本期,我们将重点讲述产业园区中的企业服务


园区是“土”,企服是“水”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项目等就像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跑。企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和园区环境密不可分。优质可靠、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是园区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园区吸引优质企业的重要筹码,更是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如果说园区空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土壤”,那么企业服务就是浇灌富有营养的“水分”,两相结合,才能让“营养土”育出“参天树”、让“好赛车”跑出“加速度”。



为企业发展“雪中送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我国上亿市场主体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人少、钱少、资源少,但企业经营杂事俱全,“一人多岗、一岗多责、身兼数职”已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常态。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冲击,中小微企业困难更加凸显,既要加强技术创新以求在行业巨头和一众竞争者中实现“夹缝求生”,又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以求在发展中实现“开源节流”。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底气,既要有“添砖加瓦”的培育,也要有“雪中送炭”的帮扶。作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阵地,园区通过提供企业服务,让中小微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园区,不但给入驻企业提供极大便利,更节省了许多手续繁杂的时间成本和日常经营成本。


从“共识”到“共进”


当营商环境的竞争焦点从“拼政策”过渡到“拼服务”之时,以优质的企业服务吸引和留住更多企业,成为了诸多园区的行动共识。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园区建设运营方,从企业服务领域平台型企业到专业服务商,各挥所长、各显其能,共同构筑起了一个日渐成熟的企业服务生态。


设置在园区之中的企业服务中心/超市/驿站,部署在互联网上的企业服务综合平台/App/小程序,共同构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企业服务体系。譬如,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政府及社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专项服务;中关村创业大街、苏州工业园区依托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各类社会资源,线上打造企业服务界“大众点评”。



从“共性”到“个性”


企业服务界面宽、内容多,既包含了面向所有企业的“共性服务”,也包含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个性服务”。


基于企业常规需求的共性服务内容具有高频、刚需等特性,是园区运营方开展企业服务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基于企业特殊需求的个性服务,受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需求频次低等因素影响,成为企业服务中的“难啃骨头”。例如,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环保、危险品存储、蒸汽直供等服务,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显著提升园区对企业的粘性,但对园区运营商而言提供服务的“难度不小”。


从“平台”到“生态”


企业服务的难点在于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的适配,而堵点在于需求方与服务方的对接。企业服务平台既为园区建立企业服务能力提供了便捷通道,也为细分领域专业服务商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获客的新渠道,让园区运营方、企业和细分领域服务商实现了三方共赢。


支撑企业服务平台化发展的基础是服务生态,一个由政府、园区运营方、细分行业专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企业服务生态,才让平台拥有了解决服务需求多元化、专业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