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园区如何通过“逆向思维”助力中小微企业求生存、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4
阅读量:335
我国中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大部分企业以代工生产为主,低价竞争明显,自主品牌羸弱。早在疫情之前,如何提高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的问题就已经迫在眉睫,国家也先后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2022年,全国各地进一步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密集发布,对于仍然受困于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的广大中小微企业,无疑又是一场“及时雨”。
然而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病例数上升。面对疫情“倒春寒”带来的未知,园区、企业及企业家该何去何从?
且后疫情时代,是一个“实战”且内卷的时代,在企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中,会出现面临梳理战略、建设组织、寻找融资、处理经营难题...等等问题。其实,中小微企业最艰难的日子,无疑是在创业期:资金不足、品牌名声不够响亮……
那么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生存问题才是企业最大的痛点,可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要想了解掌握企业的特点,就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破常态思考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思维中较高级别的一种方法。数据分析需要逆向思维,生活中需要逆向思维,园区运营中同样需要逆向思维。
缺陷与市场,从寻常眼光看,确实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善于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就可以创造出市场,开辟出新天地。
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自2020年疫情爆发后,几乎所有企业都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且在政府层面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在所有行业中全面启动。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显示,当前国内一半以上企业已经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下一步发展重点,并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虽然数字化转型概念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确是在受疫情影响及刺激后才真正提上企业发展的日程,可对数字化转型的盲目追捧,也让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情况,导致转型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