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航空港区高教园区规划及带给港区的意义
郑州航空港区高教园区
还记得去年港区的高校规划公示吗,占地面积达2566.05亩,从规划内容看,在校总人数26737人,规模在河南仅次于郑大!规划地块位于“领事馆区”东侧的“高教园区”,这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区域,今天已经落地了多所高校,正在成为郑州未来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港区的高教园区咋规划的,规划位置在哪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第J6-17、J10-0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告
根据规划,高校内规划总人数26737人,其中学生人数约为25000人,教师及行政人员约为1737人。在校生人数在全国排名前40,在河南高校中仅次于郑州大学。航空港区东北部高教园区与领事馆区并列为“北港”两大核心板块的高教园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核三区多心”的空间结构。
一核:国际科教创新区核心区;
三区:高等教育集聚区、北部城市配套区、南部城市配套区;
多心:各组团级服务中心及园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同时依托优质滨水空间环境,打造高品质的滨水商业休闲娱乐服务功能中心。
回顾科教园区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正在建设中的科教园区,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高端人才与智创产业的“母港”。
2017年,郑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提出设立100亿元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郑州合作办学高教园区。《意见》明确表示,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7个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先入驻高教园区。在《意见》政策指导下,截止目前,已有包括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港区校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航空港校区、郑州财经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入驻航空港区。
对港区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建议,吸引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区。他说,“一所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延伸出一流的研究所、高新技术企业等。”
可以想见,高教园区高校的不断落地对于航空港区不仅在高等教育方面有极大的提升,人才的不断聚集也将相应地会带动北部住宅区、南部产业园的发展。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受郑州经济圈的辐射,再加上自己的先天优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北港的成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南港随着郑州南站、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的积极建设,各类产业园区的逐步落地,也让港区的未来充满想象力。
高校的规划建设,对于港区人力资源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高校输出大量人才,人才聚集释放更多红利。北港的住宅、南港的产业园都将成为高教园区成功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百年大计。
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着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郑州,对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而正处于上升期、承载着郑州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航空港区,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众多高校纷纷落地高教园区,对于航空港区乃至整个郑州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教育的发展将孕育人才的汇聚,继而带动区域整体的腾飞。